在蜀汉灭亡后,张飞的家族几乎得以幸存申宝策略,而关羽的家族则遭遇了惨重的命运,几乎被满门抄斩。那么,关羽家族的悲剧是否仅仅因为他曾杀过庞德?事实上,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,真正的原因还是关羽自身的性格和决策。
首先我们来谈谈张飞,虽然他外表粗犷、皮肤黝黑,看起来像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粗人,但实际上,历史上的张飞比我们想象中的聪明多了,甚至比关羽更具头脑。张飞原是涿郡的屠夫,家里经营着卖酒生意,经济条件非常不错,甚至算得上是当地的富人。而与他同行的刘备和关羽则处于贫困状态,刘备曾是织席贩履的穷小子,关羽则是个背负重罪的流浪汉。
三人结识后,关系非常深厚。虽然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桃园三结义可能是虚构的,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却是毋庸置疑的。后来,刘备想要建立一番大业,但他缺乏资金。于是,豪爽的张飞拿出了家产,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拿出来支持刘备。许多人认为张飞这样做有些不理智,毕竟把所有家产都投入进去,未免显得过于冒险,但张飞的眼光比大多数人要长远得多。他知道,若是刘备成功,他们的未来将大有可为。所以,这笔投资,虽然看似草率,却是明智之举。
展开剩余73%张飞并不仅仅在投资上显现出智慧,后来在攻打江州时,他成功地捕捉了老将严颜。严颜面对张飞的威胁毫不低头,张飞却并未将他处死,而是放了他,并给予其尊重。这不仅是因为张飞感动于老将的忠诚,而是他深知,严颜对西川的熟悉程度,对刘备集团的战略极为重要。如果换做是关羽,严颜可能早已命丧当场。张飞的决策显示了他冷静的一面。
此外,在与马超的互动中,张飞表现出了更多的智慧。马超因出身高贵,性格傲慢,即便加入刘备阵营,也敢直呼刘备的名字。关羽愤怒至极,想直接砍了马超。但张飞冷静劝阻,说只需让马超见识他们的威严,便能让马超明白自己的位置。这种做法避免了冲突,也维护了大局的稳定。
与张飞的冷静理智相比,关羽的处理方式则显得有些鲁莽。关羽在战场上的能力毋庸置疑,但他的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却相对较差。当他还在曹操军营中时,由于他过于高调,许多曹操的将领都对他不满。曹操虽然敬重他申宝策略,仍亲自送他锦袍,但关羽却直接用刀把锦袍挑下来,这样的行为让曹操的下属感到十分不悦。
关羽对待黄忠的态度也很差,曾公开说黄忠是个“老匹夫”,这无疑伤害了刘备的感情,也让他失去了黄忠的支持。而关羽对东吴的态度更为高傲,他甚至不顾联姻的政治意义,公然侮辱孙权的儿子。孙权虽表面忍让,但最终在关羽北伐时发动了背叛,导致关羽的悲惨结局。
关羽的骄傲和高调最终让他得罪了太多人,甚至导致了家族的灭顶之灾。关羽在与曹军的战斗中,俘获了于禁和庞德。虽然与于禁有旧交,他没有杀他,但对庞德却做出了决定性的行动——处死庞德。庞德是曹魏的忠诚将领,关羽杀他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理由,更多的是因为关羽的高傲和报复心理。杀掉庞德后,关羽一度以为这能展现自己的威猛,但这种冲动的决定,也为他的灭亡埋下了伏笔。
相比之下,张飞从不杀降将,即便在面对曹魏的将领时,他也尽量采取宽容的态度。张飞对待庞德的做法要远比关羽理智,如果他当时在场,庞德很可能会被软禁,而非被杀害。蜀汉灭亡后,张飞的后代可以凭借与曹魏的微妙联系得以幸存,而关羽的家族则没有任何保护,最终遭遇了满门抄斩的惨剧。
总体来看,张飞并非外界所认为的粗人,他聪明、细心,甚至在许多决策上远比关羽更为理智。而关羽的高傲、傲慢以及过于激烈的行为,最终导致了他个人的悲剧和家族的灭亡。正如有评论所说:“张飞表面狂野,实则大有谋略;关羽意气用事,最终却为自己的高傲付出了代价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